Pz.Sfl.IVb蝗虫10自走炮:半个野蜂式自走炮

德国的二战自走炮闻名遐迩。然而,具有大型开放式战斗舱(野蜂式自走炮采用的设计)的“自走炮”概念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形成。德国人最初的想法是制造中型自走炮,而不是轻型自走炮。它们的布局与1943年出现在战场上的战车明显不同。尽管德国的自走炮最后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了下去,Pz.Sfl.IVb(蝗虫10自走炮)还是投入生产并参与了实战。

副产品

在四号坦克底盘上安装105毫米榴弹炮的第一个设计出现在1935年。这辆战车被称为Rauchwagen R.W.)(意思是“烟雾车”),配备一门16倍径榴弹炮。本质上,它是BW护卫坦克的火炮支援型号,而非自走炮。

该项目进入到了验证阶段。据相关通讯,一座BW I护卫坦克炮塔于1938年冬抵达克虏伯工厂。改装自此开始。1938年4月,该炮塔被安装在一辆BW II护卫坦克上,该坦克还配备二号坦克B型的炮塔平台。根据撰写于11月17日的一份报告,该炮塔已在秋天从BW II护卫坦克上移除,后被安装在一个特殊的射击试验台上,而那辆坦克则被改装成了架桥车。

10.5厘米leFH 18是德国在二战期间使用最广泛的轻型榴弹炮。它重将近2吨,这也是它需要自行火炮平台的原因之一

德国中型自走炮设计继续沿着“掩体克星”路径发展,并于1938年开始开发搭载105毫米K 18火炮的自走炮。该战车的主要任务为攻击重型防御工事,例如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或捷克斯洛伐克的贝尼斯防线。

第一批设计稿在19394月完成。这款自走炮被命名为“10.5 cm K. L/52 Selbstfahrlafette”,意味安装在自行平台上的105毫米K 18火炮(后被命名为大麦克斯式自行火炮)。即使在这个阶段,克虏伯工程师与其客户军备局六处之间依然存在分歧。

克虏伯坚持采用与BW(四号坦克)几乎相同的布局。为了更好地配重和降低高度,发动机将被放置在坦克的后部,但六处坚持将发动机设置在火炮下方。这会导致发动机难以维修,并提高炮膛轴线,但能够增加战斗舱的空间。

工厂中的蝗虫10自走炮。该战车采用了四号坦克F型底盘的一些元素。

将发动机设置在火炮下方导致可选的发动机屈指可数。它并没有采用BW上现成的迈巴赫HL 120,而是采用了300马力的迈巴赫HL 116直线发动机。但其体积还是太大了。10.5 cm K. L/52 Selbstfahrlafette的最终版本配备了188马力的迈巴赫HL 66发动机。与BW相比,其功重比下降了1.5倍以上。为了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幸的结果,工程师们试图将10.5 cm K. L/52 Selbstfahrlafette的质量减少到20吨。

其悬架布局在设计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更改。19395月,几种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扭杆悬架的变体出现了。克虏伯工程师在接触过BW II上的扭杆后,对这种设计就不那么热衷了。8月,当10.5 cm K. L/52 Selbstfahrlafette的生产型设计即将敲定之际,扭杆悬架被摒弃了,因为它比弹簧悬挂重430公斤。

此后,军备六局批准在四号坦克底盘上生产两辆完整的Pz.Sfl.IV10厘米)以及一个每侧六个负重轮的实验底盘。

尽管Pz.Sfl.IV与四号坦克外观相似,但没有像Pz.Sfl.IVa那么相似。

配备105毫米K 18火炮和六对负重轮的战车从未真正制造出来。这个项目将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克虏伯很可能是在1939年夏天开始设计一款用于支援坦克的自走炮的。这个项目中结合了两个技术方案:一台后置发动机、每侧六个负重轮和一个弹簧悬架。

克虏伯于1939914日展示了W 1324号蓝图。这是一辆最初称为Pz.Sfl.IVleFH 18)的战车。这只是新坦克设计的开端,因为他们提出的概念存在许多缺陷。在10.5 cm K. L/52 Selbstfahrlafette上进行简单改装并不可行,因为其装备的榴弹炮必须以高角度发射,而这是现有底盘所无法承受的。有人提议将炮膛轴线高度提高到1900毫米进行补偿。军备六局还要求备弹量至少为40发。

从后面很容易发现与四号坦克的差异

另一个要求是更薄的装甲。军备六局理性地认为,能防住子弹的装甲对于这类战车而言已经足够。

这些特性在19391010日至11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经过了修改。蝗虫10自走炮的组件将与Pz.Sfl.IVa上采用的组件相同。炮膛轴线将被提高至1800毫米,从而将最大火炮仰角提高至40度。军备六局还定下了将蝗虫10自走炮投入生产最晚日期:19411月。

半坦克

蝗虫10自走炮的最终形态在19402月至3月初见端倪。军备六局的赫伯特·奥尔布里希中尉在检查了一个木制模型后,提出了一系列意见。与此同时,关于该自走炮所需的装甲厚度的讨论仍在继续。采用20毫米还是30毫米装甲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结论是,对于该自走炮来说,对20毫米自动加农炮的防护已绰绰有余,而额外的装甲意味着额外的重量。10马力/吨的功重比较合适。

更宽的炮塔座圈导致车体侧面需要调整

这辆坦克最后的设计不仅与其他德国自走炮大相径庭,而且与Pz.Sfl.IVa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克虏伯工程师并没有使用典型的自走炮固定战斗舱设计,而是创造了一种类似坦克炮塔的炮塔。总体而言,该设计类似于后来美国坦克歼击车上的常见设计。

蝗虫10自走炮使用了与Pz.Sfl.IVa相同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许多其他组件,但两者在外观上截然不同。人们可以很容易看出Pz.Sfl.IVa是四号坦克的衍生型号,但蝗虫10自走炮的外观与那两辆坦克就没那么相像了。这辆坦克只有整体布局、一些悬架元素和观察装置与四号相同。总的来说,这是一辆完全不同的战车,只能找到一点点四号坦克的身影。它们的宽度相同,但蝗虫10自走炮的车身比四号短35厘米。负重轮的直径从470毫米增加到了520毫米(与三号坦克E型后的型号相同),而履带接触面长度从3.5米减少到2.9米。

更短的车身和更薄的装甲有将该坦克重量降低到了18吨,使其得到了比Pz.Sfl.IVa更高的功重比。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其能达到一个可接受的时速:35公里/小时。

无线电安装在了炮塔储物栏中,以优化可用空间

Pz.Sfl.IVa一样,驾驶舱只能容下驾驶员。设计者并没有为驾驶员设计一个单独的舱室,而是在坦克的前部安装了一个伪观察装置。战斗舱上方则安装了一个真正的炮塔,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炮室。该炮塔与四号坦克上的炮塔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而且由于炮塔座圈太大,不得不加宽车身侧面。蝗虫10自走炮的炮塔比四号坦克的要大。

该炮塔为开放式,没有通风问题。车长、炮手和装填手都被安置在车内。该炮塔无法360度旋转,只能左右转动35度。这对于大多数情况下都作为间接火力支援的自走炮来说已经足够了。

炮手和车长的位置。空间稍显局促,但总体够用

使用炮塔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尽管该炮塔座圈比四号坦克上的要宽,但对于使用分装弹药的自走炮来说仍然不够。虽说内部空间算不上太拥挤,但车组的工作条件比搭载类似尺寸炮台的战车要糟糕一些。

另一方面,该自走炮可以携带大量弹药,包括60105毫米炮弹和576MP-40子弹。此外,蝗虫10自走炮的最大火炮仰角为40度,符合客户的要求。为减少后坐力,设计师还为火炮安装了大号炮口制退器。当然,这会导致该坦克在射击时容易暴露位置,不过作为间接火力,这点并不要紧。

生产受阻

1940年112日,装备局第四处与克虏伯签署了004-1520/40号合同,组装两台实验性蝗虫10自走炮原型。大约在同一时间,莱茵金属(Rheinmetall-Borsig)收到了生产四门火炮的004-1039号合同。

不出意外的是,这两辆坦克也未能如期下线,因为该工厂当时正忙于生产四号坦克。两辆实验原型车在1941813日更名为leFH 18Sfl.),到19421月初才生产完毕。在梅彭进行弹道试验后,这些战车被送往库默多夫。第二辆原型在试验期间轻微损坏。

与此同时,在这辆坦克的原型完成生产之前,军方就开始了大规模生产的准备工作。军方与克虏伯签署了SS-016-4253/40号合同,生产一批leFH 18Sfl.)试验车。根据1941103日的修订计划,第一辆于12月交付,接下来的两辆于19421月交付,2月再交付三辆,4月交付四辆。这批试验车的序列号为150631150640。该计划还要求在194210月生产前两辆量产车,11月生产五辆,12月生产十辆,19431月生产十五辆。

演习中的量产型Pz.Sfl. leFH 18 Ausf. A。悬架的作用可见一斑。战术编号表明它是炮组中的第二辆

1941年121日修订的计划为SS-210-8902/41号合同奠定了基础。根据这份合同,leFH 18Sfl.)战车的总订单量为200辆。这些战车在文件中也被称为Pz.Sfl.IVb3。赋予这辆坦克新索引编号并非空穴来风:该自走炮不仅悬架发生了变化,还计划换装发动机。它的新“心脏”将是迈巴赫HL 90 P20K。由于那时Pz.Sfl.IVa的生产已被叫停,这辆坦克不再需要使用相同的发动机。9升的12缸迈巴赫HL 90 P20K将功重比提高到了惊人的17.7马力/吨。两辆原型都将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改装。

由于克虏伯生产四号坦克的压力不断增加,leFH 18Sfl.)试验车的生产明显受到了影响,19421月,该试验车被更名为Pz.Sfl.IVb Ausf. A。这个名称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在三月份被改成了Pz.Sfl. leFh 18 Ausf.A。最初,该项目按计划进行。编号为150631-150634的车身于194111月底生产完毕。第一个炮塔平台和炮塔于12月便完成了生产。之后,由于工厂超负荷运作,无暇组装该车,该项目被搁置。

剩下的6副车身在19422月上旬完成生产,所有炮塔平台的生产在3月完成,而炮塔则是在51日。格鲁松工厂(Grusonwerk)原定于4月份组装第一辆,但实际上直到8月才完成。

1942年夏天,格鲁松工厂的负荷显然只会越来越高,相关方面不得不另寻Pz.Sfl. leFH 18 Ausf. A的制造商。该制造商便是位于鲁尔河畔米尔海姆的Stahlindustrie GmbH公司。其工厂靠近克虏伯在黑森州的工厂。相关方面签署了合同号为SS210-8902/42H)的Pz.Sfl.IVb3的量产合同。1942720日的通讯指出,该自走炮经过了一系列更改,其中最重大的改动是使炮塔能够旋转360度。

向左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炮塔

该自走炮的生产突然遭受严重挫折,而这与德国的敌人无关。在二号坦克底盘的基础上制造的一款配备相同的leFH 18火炮自走炮于19427月进入验证阶段。试验表明,此设计不仅能够满足需求,而且战斗舱比Pz.Sfl. leFH 18 Ausf. A更为宽敞。同时,该自走炮使用了成熟的二号坦克车身(二号坦克已停产)。生产轻型自走炮意味着中型坦克生产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价格要低得多。

希特勒不可能忽略如此明显的优化方案。1942725日,中型自走炮生产计划发生了调整。新计划将使用火力更强的15 sFH 18替代leFH 18。这意味着该型自走炮的研发走到了终点。尽管克虏伯在814日提出了s.FH.18 auf Sfk.IVb Fahrgestell的蓝图,但它没能改变这款自走炮的命运。由于最大火炮仰角只有25度, 这款自走炮显然需要进行大幅的改装。194211月上旬,该设计被彻底否决,德国中型自行榴弹炮的开发朝另外的方向发展。

四辆Pz.Sfl. leFH 18 Ausf. A最终被送到了训练设施。这些战车的惰轮来自四号坦克E型

尽管蝗虫10自走炮的量产遭取消,但试制批次的生产仍在继续。格鲁松工厂在19429月交付了3台,10月交付了4台,11月交付了1台,12月又交付了1台。一些Pz.Sfl. leFH 18 Ausf. A战车的驱动装置略有不同。

其中6辆被分配到第16坦克师第16炮兵团。该团编制为6辆轻型和6辆中型自走炮。实际上,该团并没有接收到轻型自走炮,因为生产尚未开始。该团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并在那里遭遇了与第16坦克师其他团,相同的命运。剩下的四辆Pz.Sfl. leFH 18 Ausf. A被用作训练战车。这些坦克与替代它们的leFH 18/2Sf.auf GW II一起服役。

蝗虫10自走炮的命运可谓一部悲喜剧。德国混乱的军政管理,让这款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的自走炮不得不停止生产。有趣的是,德军于1943年春又开始了与之类似,且配备相同榴弹炮的自走炮的开发。后来,这样的项目增加到了两个,并且都进入了原型阶段。相关工作一直持续到1944年秋末,但最终只是白忙一场。这些自走炮的失败也不是什么值得难过的事情,毕竟它们的失败就是盟军的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