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步兵支援坦克:一辆多功能坦克

该坦克最初的名称为mittlerer Traktor(意思是中型拖拉机),于1933103日被命名为后人所熟知的NbFz坦克(德语名称为Neubau Fahrzeug,意思是新型结构车辆),并于同年开始试验。该坦克是对Grosstraktor(意思是大型拖拉机)坦克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德国有意让其成为一种中型坦克。

然而,在该坦克进入验证阶段时,德国军方的错误就暴露了出来。虽然Grosstraktor坦克在其五年的开发过程中已经被三个公司过度复杂化(连两栖型号都计划出来了),但NbFz坦克存在更大的问题。最初的设计由两家公司进行,莱茵金属公司负责底盘和炮塔,而克虏伯公司则负责第二个炮塔改型,并打算按15吨级的规格来设计。由于德国第六军械局过于好大喜功,导致该坦克重达23吨,且生产复杂,成本高昂。

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坦克理念,将坦克分为支援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坦克歼击车的角色由10吨的ZW坦克(后来的III号坦克)来满足。ZW坦克的规格是在1933年底制定的,早于第一辆NbFz坦克下线的时间。至于NbFz坦克,它的命运在1934年秋天就注定了。最初,该新型坦克在文件中被称为verbesserten NbFz(意为改进型NbFz)坦克,但从1936年11月14日开始,这辆坦克在克虏伯公司和第六军械局之间的通信中使用了新的名称:B.W.或Begleitwagen(意为支援车)。

莱茵金属公司的BW护卫坦克木制模型。这是该坦克预定量产时的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人并没有发明任何新东西。将坦克分为坦克歼击车和步兵支援坦克是英国人的发明。1920年代,维克斯公司开始制造Mk.I中型坦克Mk.II坦克两种型号:配备仅使用穿甲弹的47毫米火炮,以及仅使用高爆弹的94毫米榴弹炮。苏联也有火炮支援坦克(D-38T-26-4BT-7火炮型)的经验。从某种角度上看,T-28也是一种火炮支援坦克,但其在投产时已经在有一种搭载身管更长的火炮的型号处于研发了。那时,唯一将长管火炮安装在中型坦克上的人是爱德华·格罗特(TG-1),但他的坦克当时仍处于验证阶段。当时,37-47毫米的火炮已足以对抗坦克,而短管火炮和榴弹炮更适合对付轻型防御工事。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对于用于支援坦克歼击车的坦克,计划生产的数量非常有限。德国是唯一从零开始设计这种坦克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是基于现有坦克修改的。结果,到1930年代末,他们设计出了两款具有相似的重量、装甲和相同的发动机的坦克,但用途却完全不同。谁能料到用途单一的BW护卫坦克会比它本要支援的坦克寿命还要长?

根据最初的计划,BW护卫坦克的设计工作将与NbFz坦克一样,由两家公司分担。莱茵金属公司负责设计底盘,而克虏伯公司设计炮塔和炮塔平台。这种分别设计的模式是德国坦克设计的标准做法。III号坦克采用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的底盘和克虏伯公司的炮塔和炮塔平台,而“虎”式和“虎王”坦克则采用亨舍尔公司(Henschel)的底盘和克虏伯公司的炮塔。

莱茵金属公司于1935225日签订了4167025/35号合同,负责生产一款新的坦克,该坦克采用NbFz坦克最初的设计。其重量为17-18吨。武器包括一门75毫米短火炮以及一挺同轴机枪,另一挺机枪设置在车体前部的机枪塔内,位于驾驶员右侧。车组乘员由六人组成:指挥官、第一驾驶员、装填手、机枪手、无线电操作员、副驾驶。

BW护卫坦克验证底盘,1938年夏。可以看到覆盖从动轮和挡泥板上的消音器的间隔装甲

莱茵金属公司使用了此前坦克的许多零件。负重轮和托带轮、悬架和履带链均来自NbFz坦克。另一方面,坦克本身完全是新设计。更紧凑的布局,变速箱放置在前部,使得车身缩短超过半米。BW护卫坦克车身也低于NbFz坦克。

经过改进的同一辆战车。悬挂装甲经过了修改

这辆坦克搭载了一台特殊的迈巴赫HL 100 TR发动机。这款V1012缸发动机可输出300马力,其前身为搭载在BMW Va飞机上的航空发动机,且马力较之更大。该发动机还计划安装在ZW坦克中。中央装甲板和首上装甲板上均设有大型舱门,以便于维修ZF变速箱,但这使得坦克更容易受创。

验证BW护卫坦克上所使用的迈巴赫HL 100 TR发动机

克虏伯公司开发的炮塔与NbFz坦克的炮塔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设计人员的任务之一是让其与ZW炮塔部件尽可能具有通用性。车长观察塔和侧舱口采用由克虏伯公司设计的ZW炮塔相同的设计,炮塔的整体造型也很相似。最初,设计师原本打算安装一门21倍径长的75毫米火炮,但最终改为24倍径火炮,与NbFz坦克上使用的相同。193613日签订了67941/35号合同 ,使用低碳钢制造新炮塔。这个炮塔设有机枪塔,但从未投入制造。主炮塔于19365月完工。

经改进的BW护卫坦克的正面。可以看到很大的变速箱舱口。该解决方案使变速箱更易于维修,但不利于防护

最初,莱茵金属公司计划用低碳钢制造两台BW护卫坦克测试底盘,但到19365月只完成了一台。它既没有主炮塔,也没有机枪塔,只是用配重模拟临时代替。在验证期间,排气系统经过了调整(排气管从挡泥板移到了后部),悬架及装甲也经过了重新设计。所有这些修改都停留在了设计阶段,因为克虏伯公司在1936721日突然成为了BW护卫坦克计划的唯一参与者。

克虏伯公司虽然只负责炮塔和炮塔平台的设计,但这个来自黑森的军火巨头并不想放弃如此丰厚的合同。193411月,该集团的高管之一里特在与第六军械局之间的通信中暗示,克虏伯公司不仅能够供应炮塔。1935413日,也就是莱茵金属公司开始研制BW护卫坦克的一个半月后,克虏伯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坦克设计构想。该款新坦克有两种改型,它们在重量(17.218.5吨)、装甲(14-20毫米和20-30毫米)、负重轮数量(每侧86个)以及其他细节方面有所不同。

最终,克虏伯公司的商业攻势得到了回报,于1935713日与军方签订了67096/36号合同,生产一台由低碳钢制造的BW I护卫坦克。19351014日,双方就BW II护卫坦克的原型签订了第二份合同,即67252号合同。两款坦克之间的差异比最初提出的设计要小。实际上,唯一的区别在于悬架。BW I使用了具有板簧的两轮转向架,而BW II使用了三个两轮转向架,轮子更大并具有扭杆。

在克虏伯公司的装配厂的BW I护卫坦克,1936年夏

尽管BW I护卫坦克的研制工作比莱茵金属公司原型车开始的时间要晚得多,但该坦克在1936430日就已制造完成,比其竞争对手稍早一步。该坦克在组装过程中经过了大幅修改。其使用了ZW坦克上的球形机枪座,而不是穹顶型机枪塔。这种解决方案将车组乘员从6人减少到5人,无线电操作员还负责使用机枪。第一辆原型车采用了测试炮塔,而第二辆原型车则与莱茵金属公司的原型车一样,使用配重来模拟。

其机动性验证于1936年夏天开始,到103日,第一辆原型车行驶了2043公里。在验证期间,设计经过了各种修改,这对于原型而言实属正常。验证的第一天表明,第六军械局让克虏伯公司参与BW护卫坦克计划是明智之举。这辆坦克的平均速度达到了25公里/小时,而且比它的竞争对手,以及陷入研制泥潭的ZW坦克行驶起来更加平稳。然而,BW II护卫坦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克虏伯公司选择的扭杆悬架设计很糟糕。这些试验导致克虏伯公司工程师总体上对扭杆悬架持怀疑态度,虽然他们的设计本身才是问题所在。

从外观上看,第一辆BW护卫坦克看起来与IV号坦克A型非常相似。然而,其实两者存在很大区别。在投入生产之前,该坦克的内外部都经过了重大修改。

生产35BW I护卫坦克的合同于193612月签署,该坦克获准生产。而IV号坦克A型则与其前身有很大不同。车身和炮塔经过彻底修改,使用了不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并且悬架也经过了重新设计。然而,由于该设计建立在护卫坦克概念的基础之上,其在生产过程中并未发生大幅修改。

III号坦克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其前四个改型更像是在寻找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实践中,第一辆正式的III号坦克是ZW38,或称III号坦克E型。虽然它的质量不符合预期,例如,让许多军事历史爱好者饶有兴趣的最高70公里时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并且会导致悬架解体,但至少他们找到了一套质量尚可的悬架。曼恩公司(MAN)参与了III号坦克E型的生产。但即便是凑上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产量,他们也只能生产96辆该坦克。到193991日,只生产了196III号坦克。虽然该坦克被视为主战坦克,但此时已经有217辆IV号支援坦克被制造了出来。

至于原型车,第一辆于193612月被送往麦琴根的训练设施。第二辆在1938年春天作为新炮塔平台的验证平台,该平台后来被用于IV号坦克B型上。机枪被替换成了手枪射击孔,首上的“楼梯”也被移除了。BW I护卫坦克的炮塔于19384月被安装在第二辆原型车上,并至少被保留到11月。1939年,BW II护卫坦克被改装成架桥车。至于第一辆原型,它参与了更多的验证。1939-40年冬天对新的悬架进行了测试。

被改装成架桥车的BW II护卫坦克,1939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克虏伯公司在这个底盘的基础上开发了另一种非常有趣的坦克,即RW坦克(德语名称为Rauchwagen,意思是烟雾坦克)。其实它就是BW护卫坦克,只不过炮塔中安装的是105毫米16倍径的榴弹炮。该坦克的设计于1935年被首次提出,当时BW护卫坦克仍在开发中。除了能够发射烟幕之外,该火炮理应具有出色的穿透力。7.5厘米24倍径的坦克炮在700米处只能穿透25毫米的装甲,而法国坦克有40毫米的装甲。

据相关通讯,该项目进入到了实施阶段。1938年冬,从BW I护卫坦克上拆下的第一座BW护卫坦克炮塔被送往克虏伯公司,在该炮塔基础上进行的新武器研制工作开始了。19384月,该炮塔安装在BW II护卫坦克(采用的是IV号坦克B型的平台)上。根据19381117日的一份报告,该炮塔从BW II护卫坦克上卸下并安装在一个特殊的底架上进行验证。那辆坦克则被送去改装成了架桥车。“烟雾坦克”的故事至此结束。它最后一次被提及是在19399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