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号坦克:装甲部队先行者

德军将领在回忆录中经常将I号坦克和II号坦克称为“训练”坦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因为很多改装的I号坦克被用于训练乘员。但是,在这些坦克的研发过程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训练是它们的主要功能。德国国防军的第一批坦克,是典型的轻型坦克,制造于1930年代早期,它们中大多数武器是机关枪。通过这种设计,德国人瞄准了德国坦克的理想概念,为第三帝国的所有后续战车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家族中,首先成为闪击战武器的乘员就是I号坦克A型

英式风格

魏玛防卫军是德国一战后成立的武装部队,他们提出了一种15吨级的坦克。在1928年初,德军发现除了中型坦克之外,还急需一种轻型坦克。最初提出的Kleinetraktor(小型拖拉机)的概念是一种6吨坦克,拥有60马力的引擎,能够达到40公里的时速并装备一门37毫米炮。然而,在1928年5月,事实证明了60马力并不够支持所需的机动性。在5月26日举行了一场会议,对需求进行了修改,名字也从Kleinetraktor修改为了Leichttraktor(轻型拖拉机)

leichte Selbstfahrkanone,1930年。可以从它的轮廓看出Kleinetraktor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Kleinetraktor概念的提出者之一,克虏伯公司当时正在研发其他战车。1927年10月,克虏伯公司开始研发被称为teh Motorlafette的自行火炮炮座。后来,名字被改为L.S.K(leichte Selbstfahrkanone,轻型自行火炮)。总体而言,该设计与克虏伯工程师在一战期间研发的Kleiner Sturmwagen相似。与Kleinetraktor不同,它的引擎在战车的后部。战斗舱和驾驶舱则在战车的前部。驾驶员被转移到右边,一门37毫米炮或一门75毫米炮被安装在驾驶员后方。

L.S.K.的概念讨论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最终克虏伯获得了两辆原型车的订单。为了这两辆原型,德国支付了10500马克用于研发,132000马克用于生产。一年后,总花费增长到了接近170000马克。虽然这个项目在Leichttraktor后大约六个月才开始,但两种坦克在同一时间进行了试验。L.S.K的重量从4.5吨增加到了5.3吨,安装装甲和武器后,坦克的重量接近7.9吨。克虏伯的设计与Leichttraktor遇到的问题大致相同,尤其是悬架的问题。在行驶了84公里后,战车返回了工厂进行悬架更换。但并没有太奏效。

尽管命运悲惨,但L.S.K在德国坦克制造史上还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动机后置的自行式底盘概念后来成为了Kleinetraktor的基础。第一次提到这辆战车是在1930年2月14日,但它的故事的开始时间很可能要早得多。根据最初的规格,战车重量为3吨,并配备了相同的60马力的发动机。战车还装备20毫米的自动加农炮。名字中出现“tractor(拖拉机)”并不仅是为了保密,虽然它的主要衍生型被用作侦察坦克,但其他衍生型也被用于弹药运输和火炮拖拉机。

一个有趣的细节:Leichttraktor或L.S.K开始试验前,武器局6处就已经提议购买英国的Carden-Loyd(卡登-洛伊德)拖拉机了。Heinrich Kniepkamp(海因里希·科尼普坎普)已经有所怀疑了。

整个1930年的时间都花在了讨论Kleinetraktor的规格上。到1931年,预计的坦克重量已经增长到了3.5吨。克虏伯要价38000马克用于Kleinetraktor的研发,再加2400马克用于制造木质模型。此外,还有5007马克用于悬架,后来这一数字增长到8066马克。德军计划从1933年4月到1938年3月以每辆50000马克的价格订购20辆Kleinetraktor。

Kleinetraktor的模型在1931年6月2日面世,它与我们今天熟知的I号坦克有明显的不同。发动机和变速器在前部,而主动轮在后面。总长度为3460毫米,宽度为1820毫米,60马力的发动机可以提供45公里的时速。由于没有空间安装炮塔,20毫米炮被安装在一个可拆卸的炮架中。乘员由三人组成:驾驶员居左,车长/炮手居右,装填手位于他的后方。

悬架由每侧10个负重轮组成,类似于改装的Leichttraktor。没有使用橡胶金属履带,而是用了全金属材质的履带。6月2日,Rheinmetall(莱茵金属)公司加入了竞争,为它开发了20毫米炮的炮架。此外,根据Kniepkamp的要求,克虏伯开始研发一种每侧4个负重轮的悬架。但这没有持续多久。

VAE 393拖拉机,购买于1931年秋天。战车的试验再次确认了这种英国战车的布局是下一代德国坦克的最优选择

 

L.S.K.在Kummerdorf的试验和Leichttraktor在TEKO的试验证明了主动轮后置的缺陷。前置发动机的想法也被发现有缺陷。9月18日,Kniepkamp在克虏伯和其他公司三年的工作告一段落。基于Carden-Loyd拖拉机的新型坦克的研发从1929年开始瞄准了国外市场。这辆战车被不断修改,既可以用作拖拉机,也可以用作带有车床的卡车。后来John Carden(约翰·卡登)和Vivian Loyd(薇薇安·洛伊德)的创意成为了一辆轻型坦克,即最后一代的轻型坦克Mk. VI,它将成为二战开始时英国坦克部队的中坚力量。

出口这些拖拉机对英国来说价格高昂。他们的作品成为了第二代德国坦克的基础,意大利的坦克也是基于英国坦克设计的。结果,英国人很快就与他们参与创造的坦克进行了战斗。

走自己的路

武器局6科通过第三方采取行动以避免怀疑。1931年11月10日,位于德国包岑市(Bautzen)的Aug Nowack A.G.公司从维克斯-阿姆斯壮有限公司(Vickers-Armstrong Limited)订购了一辆拖拉机。第二辆订购于1932年9月12日,第三辆订购于10月11日。这三辆拖拉机的编号分别为VAE 393、VAE 406和VAE 407。第一辆于1932年1月抵达库莫斯多夫。试验证明Kniepkamp是对的,英国的设计比国内设计更适合作为新式坦克的基础。拖拉机的悬架与VCK 1931两栖坦克相同。一辆大约在此时由苏联购买的相似的拖拉机被用作T-33坦克的基础,类似于VCL 1931。

重新设计后的Kleinetraktor尽管使用了英国式的布局,还是能看出leichte Selbstfahrkanone对它的影响

 

将这辆新坦克称为L.S.K的复制品是错误的。因为它只使用了整理布局、一部分悬架和“骨架式”的履带链设计。

Kleinetraktor的规格参数在1931年9月18日获得批准。克虏伯公司自己启动了研发。根据新的需求,悬架由4个500毫米负重轮和一对从动轮组成。带有半钢板弹簧的悬架类似于Carden-Loyd设计,但不是完全一致。后来,负重轮的直径增加到了530毫米,履带的长度增加到了7米(140片履带链)。

试验中的Kleinetraktor

 

12月21日,克虏伯签署了合同生产一辆实验性的Kleinetraktor(价格37000马克)和新的悬挂(价格13000马克)。后来,在1932年5月价格增长到43700马克。不断的修改使截止日不得不从1932年6月30日开始向后推迟。编号为8000的Kleinetraktor的首次亮相发生在1932年7月29日。

从外部看,这辆坦克看起来像一辆小号的L.S.K.混合了一些英国技术。由于使用可克虏伯M 301发动机,发动机舱上的“驼峰”被移除了,该发动机还使用在L2 H 43轻型军用卡车和火炮拖拉机(也被称作克虏伯Protze)上。它的要求是60马力,但实际输出大约52-54马力。此外,战车实际上要比预期更重。尽管如此,Kleinetraktor在试验期间达到了42公里的时速。在德国的温斯多夫(Wundsdorf)地区,这辆德国“拖拉机”展现了它优于Carden-Loyd设计的优势。当然,底盘还需要优化,但与Leichttraktor相比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一辆试验批次的Kleinetraktor

 

最初,Kleinetraktor被作为一辆多用途的战车。使用相同的底盘制造了前进观测站、火炮拖拉机和弹药运输车。但是帝国国防军机动化的首脑奥斯瓦尔德 ·卢茨(Oswald Lutz)立即展开了至少五种装备了武器的Kleinetraktor的讨论。这发生在1932年10月12日。很快,履带式底盘的其他衍生车型消失了,坦克成为了它的主要用途。

有趣的是,Lutz不希望在他的军队中出现带有自动火炮的炮塔变体车型。这个版本设计于1932年6月22日,是在原型的建造之前。6月28日,提出了使用两门机枪装备Kleinetraktor的想法。这就是Lutz想要的武器。

在固定炮塔中装备20毫米自动炮的Kleinetraktor。这个概念仅停留在纸面上

 

实际上,编号为8001-8005的战车并没有装备任何武器。这更像是一个底盘的试验批次,建造于1933年7月到8月,每个成本为37800马克。这些战车不同于“小型拖拉机”。根据试验的结果,从动轮被增大,进气口的盖子被安装在了发动机舱的上方。战车使用了功率更强的克虏伯M 302发动机,正常情况下可以输出56马力,或者以2600转每分钟的转速输出60马力功率。

实验原型由低碳钢组成,但首个装甲车身在1933年6月才进行试验。车身被重型7.9毫米子弹穿透了两次。因此,装甲的厚度被从8毫米增加到13毫米。

这一底盘批次被用作试验台,用来尝试各种技术解决方案。保时捷K.G.的扭杆悬挂本来要在这辆坦克上进行测试,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并未执行。第一辆带有扭杆悬挂的坦克是Lansverk L-60。

早期生产的Landwirtschaftliche Schlepper。这一批次的大多数战车从未进行武装,都被用作训练用途

 

Kleinetraktor的命运甚至在第一辆战车出厂前就被注定了。1933年4月,Lutz将军决定这些战车的大规模生产将于1934年4月1日开始。后来,又决定除了克虏伯之外,其他公司也要参与其中:莱茵金属、曼恩(MAN)、亨舍尔、戴姆勒-奔驰和Grusonwerk(克虏伯的子公司)。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克虏伯将获得最大的预算份额,因此克虏伯宣布它已准备好签署在首个生产批次中生产150辆坦克的合同。在公布内容中,坦克的名字被确定下来:Landwirtschaftliche Schlepper(农用拖拉机)。

后来,克虏伯将订单份额减少到135辆1.Serie/La.S战车。其他参加的公司,每家分到了3辆La.S战车的订单份额。第一辆战车预计在1933年12月完成,但实际上,第一辆La.S直到1934年1月20日才被送到梅彭。克虏伯建造的1.Serie/La.S编号为8011-8145,Grusonwerk建造的是8401-8403,曼恩建造8501-8503,莱茵金属建造8601-8603,亨舍尔建造8701-8703,戴姆勒-奔驰建造8801-8803。

这些战车与试验批次的Kleinetraktor不同。它们的长度达到了4米,重量为4吨。悬架经过了重新设计,发动机也被升级到了60马力的克虏伯M 305。坦克的最高时速可达37.5公里。

尽管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一些问题,但1.Serie/La.S是德国第一辆几家制造商共同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坦克。

20辆1.Serie/La.S获得了克虏伯的炮塔和炮塔平台,但没有持续太久

 

虽然克虏伯在底盘业务中占据了垄断地位,但在武器装备方面,情况并不好。最初,带有20毫米自动火炮的版本从1932年10月开始逐渐被推到幕后。这一改型成为军方坚持将第三名乘员塞进La.S的受害者。

至于配备单人炮塔和两挺机枪的改型,克虏伯开始做得不错。1932年11月18日,一个木制的炮塔和炮塔平台模型被提出,但在1933年3月,戴姆勒-奔驰加入了开发。最终,军方更倾心于他们设计的炮塔和炮塔平台。

这个决定似乎合乎逻辑。克虏伯的炮塔直径明显较小,他们的炮塔平台也远非最新式的和最强大的设计。它的侧面成直角角度,这降低了跳弹的机会,驾驶舱的舱口非常奇怪。这并没有阻止克虏伯建造20套炮塔和炮塔平台,并把它们装备在20辆1.Serie/La.S坦克上使用了一段时间。

被批准生产的戴姆勒-奔驰炮塔和炮塔平台

 

戴姆勒-奔驰的设计与克虏伯的方案有着明显不同。炮塔平台没有使用简单的形状,而是由侧面倾斜的八面形组成。八个面中的六个都有留有观察口,提高了战车的视野。顶部是一个相当宽敞的炮塔,也配备了观察口。发动机舱顶也有所不同。发动机舱的高度被增加了,它的仓顶也变成了倾斜的。不仅新发动机舱的体积变大,它对敌人火力的防护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军方选择这种设计并不奇怪。

大规模量产

由于对La.S进行的各种修改,它的第一批生产被推迟了。这也影响了被作为一个完全成型的坦克设计,而不仅是一个底盘的第二批次坦克的生产。最初的150辆2.Serie/La.S坦克的订单发生了采购追加。

军方高层的更迭在这里发挥了作用,但这种增长还有其他原因。军方发现该行业准备给他们带来一些类似于现代坦克的东西。在1934的1月份,订单增加到200辆坦克,在7月中旬进一步增加到300辆坦克。7月12日,计划再次发生变化,导致产量大幅增加。军方对La.S坦克的需求增加到了整整一千辆。

在黑森生产坦克的想法被拒绝了。克虏伯将其坦克生产转移到马格德堡的Grusonwerk工厂。根据最终的协议,Grusonwork将建造205辆坦克,编号为9001-9205,27辆坦克编号为9207-9233,81辆坦克编号为9235-9315。曼恩获得了生产160辆编号为9501-9660的2.Serie/La.S坦克的订单。莱茵金属的合同为150辆2.Serie/La.S坦克,编号为10001-10150,最后,戴姆勒-奔驰负责编号为10301-10415的115辆坦克的生产。戴姆勒-奔驰最终分得了最大的一块蛋糕,因为炮塔和炮塔平台都是在他们那里建造的。

受检阅中的2.Serie/La.S。坦克带有德国装甲部队在1935-1938年使用的三色迷彩

 

在总体上,2.Serie/La.S的设计与前一批次基本相同。主要的新特点是前负重轮得到了加强,它能在安装了炮塔后承载更大重量。几乎看不到任何最初Kleinetraktor概念的影子。最开始的坦克重量3吨,在固定炮塔中安装了一门20毫米自动炮,乘员3人,现在变成了5.4吨重,装备两挺MG-13机枪,乘员2人。

任何关于La.S坦克是为了训练目的而建造的讨论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德国人最终拥有了一辆现代化的轻型步兵支援坦克,这种坦克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不受步枪口径子弹的伤害。与此同时,英国也建造了类似的坦克,但装备和装甲都较差。所有La.S坦克都装备了无线电,这在当时是罕见的。训练坦克是否会携带如此昂贵的装备是值得怀疑的。

3.Serie/La.S坦克这款坦克和其之前批次相比差别很小

 

额外生产150辆3.Serie/La.S坦克的订单在1935年8月下达。Grusonwerk收到了两辆编号为9206和9234的坦克的合同,以及编号为9316-9350的35辆坦克的合同。曼恩收到的合同为编号9661-9700的40辆坦克。莱茵金属和戴姆勒-奔驰都被分配了20辆坦克,编号分别为9911-9930和10416-10435。最后,亨舍尔获得了35辆2.Serie/La.S的合同,编号为10151-10185。

此时,La.S已被命名为M.G. Panzerwagen,代号为Vs.Kfz.617(实验战车617)。这个名称没有保持很长时间,在1935年10月和11月M.G. Kampfwagen和M.G. Panzerkampfwagen分别取代了它的名字。第三批次坦克在右侧后方去掉了一个不必要的观察装置,并在两侧增加了加固板。所有的负重轮都被加强了。

第3坦克团的4.Serie/La.S在演习

 

最后一批量产的4.Serie/La.S.一共订购了175辆,但这次曼恩没有参与生产。Grusonwerk收到了生产40辆坦克的合同,编号为9366-9405。莱茵金属要生产30辆坦克,编号为9931-9960。亨舍尔最终获得了最大的合同:64辆坦克,编号为10436-10476。第四批次的坦克有一个加宽的变速箱舱口和强化的变速器。

2-4批次坦克的实际总数量比预期的要少:1075辆而不是1300多辆。

1936年4月,这些坦克获得了最终的命名:PzKpfw I (MG),即I号坦克,代号为SdKfz 101(特殊战车101)。2.Serie/La.S到 4.Serie/La.S被称为PzKpfw I Ausf.A(I号坦克A型)。在战斗使用中,它们的设计也经历了大量的修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这些坦克增加了在发动机盖板上方转换的进气口,烟雾榴弹发射器,而且悬架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您可以在Arsenalen博物馆的这张图片中熟悉现代化的第二批次I号坦克A型。

现代化的I号坦克A型,带有烟雾榴弹发射器。

 

即使La.S坦克比它的前辈们都优秀,但坦克仍然有自己的问题。由于超过了它最初设计重量接近50%,60马力的发动机是不够的。这后来导致了装备更强大发动机的改装。

I号坦克A型有大量的技术问题,这并不奇怪,因为任何第一次尝试都会带来成长的痛苦。首先遇到的便是武器的问题。在西班牙,当德国坦克对抗共和国的T-26无能为力,反坦克炮让他们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时,这是只使用机枪武器装备已经过时了的第一个迹象。在1939的波兰战役中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

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的I号坦克A型在1941年的非洲军团中使用,尽管这种改装的大多数坦克用于训练,并且没有炮塔或炮塔平台。这种转变的例子最早出现的1937年。

第3坦克团的Leichte(Funk) Panzerwagen

 

使用I号坦克A型底盘的唯一一种特殊战车值得多说一句。1934年3月,提出了2.Serie/La.S作为指挥官战车的问题,因为常规坦克上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这辆名为leichte (Funk) Panzerwagen的坦克拥有一个固定炮塔,而不是装有无线电装置的炮塔。一共建造了18辆这种战车。

作者在此感谢Hilary L.Doyle提供的插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