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号坦克:从D型到E型

作者:Yuri Pasholok

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其军备系统相当奇怪。作为德国主坦克建造的III号中型坦克是国防军中数量最少的坦克。至于IV号坦克,它最初被设计为一种支援坦克,但最终数量达到了III号坦克的四倍之多。直到1939年底,德国才勉强使两种坦克在数量上大致相等。当时,一种全新版本的支援坦克——IV号坦克D型开始进行量产,它重新回归到了原始的概念

航向机枪的回归

1938年的春天是IV号坦克的开端。武器局6科想要从生产线中去掉克虏伯的坦克。于是提出了使用III号坦克的底盘建造支援型坦克的方案,将两种中型坦克结合在一起。

IV号坦克D型的最初配置。这辆坦克与最终建造出来的版本看上去略有不同

一方面,这个想法非常可行。然而,III号坦克在当时表现不佳,而如果III号坦克不是一切顺利,IV号坦克的生产会继续进行。克虏伯的工程师也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设法达到了重量要求。

克虏伯的总工程师Erich Wolfert批评了将两种坦克结合成一种的想法,他也取得了胜利。武器局6科不得不放弃了他们的决定,因为Wolfert的想法不仅取得了军火巨头们的支持,也符合普罗大众的认知。

但是,他们并没有吸取教训,武器局6科在整场战争中都在坚持把两种类型的坦克合并在一个底盘上的想法。这种由Heinrich Ernst Kniepkamp等人发起的固执的想法,每次都会碰壁。看上去,他们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与此同时,对于支援型坦克的需求开始不断增长。1938年1月初,代号为4.Serie/B.W.的第四种修改型坦克的讨论开始了。

率先讨论的需求之一就是航向机枪的回归。负责人终于明白,从手枪射击孔射出子弹本身就很难,更不用说命中了。最终决定使用为Z.W.38(未来的III号坦克E型)设计的Kugelblende 30球形炮塔。它比IV号坦克A型的球形炮塔有更好的保护。由于航向机枪的回归,炮塔平台前部典型的台阶也回归了。

坦克内部示意图

1938年3月10日,克虏伯在柏林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克虏伯员工和武器局6科的代表讨论了改进坦克装甲的可能性。当时,车身的两侧、炮塔平台和炮塔的装甲之前的厚度只有14.5毫米。为了抵御20毫米加农炮的远程攻击,装甲厚度必须达到20毫米。此外,军方希望底板装甲能从8毫米提升至10毫米。

对新需求的答复在4月12日给了出来。根据计算,装甲变厚会使坦克的重量增加1256千克,达到将近20吨。随后又追加了对车身其他元素的修改。与发动机舱的进气口一样,托带轮周围的维护舱口也改变了形状。4月下旬设计出了带有更大锯齿的履带链,悬挂系统的行程限位器增加到了每边五个(前方的三对负重轮各配一个,最后一个负重轮配两个)。

量产的IV号坦克D型,1940年春天

坦克的炮塔也进行了修改。首先,火炮的装甲发生了变化。早期使用的设计很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击中装甲板之间空隙的子弹或者弹片可能使武器堵塞。新型火炮装甲的研发工作开始于1938年5月下旬。新的防盾是在外部的,它的表现比之前的防盾要好得多。防盾的厚度增加到了35毫米。

位于侧舱口和炮塔侧面的观察口被替换了。

经常会见到大量的备用履带链挂在坦克上

到了1938年7月4日,与克虏伯签订4.Serie/B.W.的生产合同时,战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根据合同,克虏伯的Grusonwerk工厂要建造200辆这种类型的坦克。

该合同在10月进一步扩大。党卫队又订购了48辆代号为5.Serie/B.W.的坦克。这些坦克与4.Serie/B.W.坦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最后党卫队决定订购的突击炮来替代这些坦克。

第4系列和第5系列坦克被命名为IV号坦克D型。它们的序列号为80501-80748。

两场战役得来的经验

IV号坦克D型于1939年10月开始进行量产。与仓促生产的III号坦克不同,IV号坦克D型没有出现爆发式的生产。到1939年底,总共组装了45辆坦克,平均每个月生产20-25辆。到1940年5月1日,坦克共生产了129辆。

对IV号坦克D型来说,炮塔被拆下的情况经常发生。1940年5月,法国

1939年3月,德国国防军决定继续订购这些坦克,第6系列的坦克将被命名为IV号坦克E型。同年7月,签订了生产223辆这种坦克的新合同。总体上看,这种坦克应该和前一代一样,但在5月份,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从IV号坦克B型开始就没有改过的驾驶员观察设备被替换为Fahrersehklappe 30。这种装置没有使用上下移动的大型部件,而是使用了一面可以放下来的30毫米厚的保护盾。它能更好地保护观察设备,设计也更简单。

炮塔顶部的大通风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风扇。一个为信号旗准备的舱口取代了潜望镜观察设备。车长指挥塔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

 IV号坦克D型,1940年4月生产,炮塔平台前部和中前装甲板增加了装甲

很明显,E型坦克不会以当前的形态进行生产,而且D型坦克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后也需要进行改进。问题在于,波兰人大规模使用Bofors的37毫米Armata przeciwpancerna wz. 36战防炮对抗德国坦克。虽然波兰的炮弹质量不是最好的,但它们仍然可以从任何角度穿透德国人的坦克。即使将前装甲板的厚度增加到30毫米也无济于事。

1939年秋天开始进行一项调查,用于确定是否可能进一步提升IV号坦克的装甲,将坦克重量提升至21.4吨。试验表明坦克可以承受这个重量。

武器局6科在1939年12月18日对4.Serie/B.W.和5.Serie/B.W.的订单进行了修改。最后68辆坦克的车身前装甲达到了50毫米厚。但是,到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开始时,生产的IV号坦克D型的前装甲厚度仍然为30毫米。

第20坦克师的IV号坦克E型,1941年夏天

刚开始的战斗就证明了这次延期是个错误。当然,一些法国坦克使用的是短管的37毫米炮,例如FCM 36雷诺R 35,它们无法穿透这种装甲,但它们并不是德国坦克的主要对手。法国拥有良好的反坦克炮,30毫米的装甲根本不在话下。更糟糕的是,一些法国坦克装备了47毫米火炮。

IV号坦克的损失甚至比波兰战役时更糟糕。5月10日出战的总共279辆IV号坦克中,总共损失了97辆,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5月到6月的战斗还表明,短管75毫米炮在对付拥有防弹装甲的坦克时无能为力。

很明显,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且要快。克虏伯报告说,车身和炮塔平台的附加装甲已经生产完成并进行了测试。炮塔平台前部增加了30毫米的装甲,总厚度增加到60毫米。侧面也增加了20毫米的装甲。后来,在前装甲板上也增加了额外的装甲,并在车顶和底部也都增加了装甲。

在战役结束前,它们没有装备上附加装甲。附加装甲在6月25日开始供应,而那时已经不再需要了。从7月开始,坦克的装备大范围增加了装甲。前装甲板、炮塔前部和防盾的装甲厚度都增加到了50毫米。

不是所有的IV号坦克E型都装备了附加装甲

对IV号坦克D型的另一个重大修改发生在1940年8月。根据6月3日的决定,最后68辆4.Serie/B.W.和5.Serie/B.W.坦克将使用6.Serie/B.W.的炮塔和炮塔平台建造。此类型最后一批战车于1940年10月运抵军队,在那之后,IV号坦克E型开始生产。

E型坦克的序列号为80801到81006。它们与最后68辆IV号坦克D型的区别仅在于序列号不同。另外,有一个可能令人混乱情况,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IV号坦克E型都在炮塔平台前部装备了附加装甲,更不用说D型了。

带有Vorpanzer装甲的IV号坦克D型,1942年

1941年初,一些坦克部队尝试着自己制造坦克装甲,但上级命令制止了他们。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种被称为Vorpanzer的改装。它的特点是在炮塔前部增加大量的附加装甲。第20坦克师的IV号坦克E型,和F型都使用了这种改动。似乎Vorpanzer坦克是大德意志坦克师(Großdeutschland tank division)的专用坦克。有人称这些坦克只是用来训练的,但前线的照片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架桥铺路和其他用途

第4、第5和第6系列的完整产量并没有完成。 一些VI号坦克D型被用作其他目的。16辆1940年3月到4月期间生产的坦克被改造为Brückenleger IV b装甲架桥车。这些战车进入了坦克师附属的工程营。1940年5月至6月法国作战的部队使用了它们。

Brückenleger IV b。1940年春天,建造了一批这种战车总计16辆

与此同时,克虏伯建造了16套炮塔平台和炮塔。后来,编号为80685,80686和80687的坦克被改装为常规的IV号坦克D型。根据1941年5月的报告,建造的29辆IV号坦克中,13辆来自4.Serie/B.W.系列。有247辆D型坦克被军队用作常规坦克。最后一辆坦克是80625号,它被用作测试底盘。

第39坦克工程营的Brückenleger IV,1941年

而IV号坦克E型的情况完全不同。最初计划建造223辆坦克,实际完成206辆,其中200辆作为坦克使用。4个6.Serie/B.W.底盘被送往马基路斯公司,在那里,它们被用于建造Brückenleger IV c装甲架桥车。与前一代装甲架桥车一样,它们被派往第39坦克工程营,并参加了1941年夏天在东线的战斗。

IV号坦克E型81005和81006拥有全新的悬挂

第6系列的最后两辆坦克——81005和81006的命运更加有趣。1940年12月14日,武器局6科允许克虏伯公司研发一种新的悬挂。它的主要特点是负重轮的直径增加到700毫米,它们必须相互交错才能排开。履带链的宽度增加到了422毫米。这些坦克在1941-1942年进行了积极测试,在那之后,81005被送往位于温斯多夫的训练设施中。至少有一辆坦克被改为Karl Gerat 040的弹药携带载具。

第18坦克师的Tauchpanzer IV

最终,量产坦克的一部分被改装为非常有趣的战车。48辆IV号坦克D型被改装为Tauchpanzer IV,用于穿越河流。坦克上还加了特殊的防水油布,以及进气口的盖子。一根带浮标的软管被用来向坦克供应空气。1940年1月至3月生产的少量IV号坦克E型也被改装了。这些坦克在1941年6月在第18坦克师被使用。

对闪击战的支援

7.Serie/B.W.(IV号坦克F型)的生产开始于1941年4月。这种坦克是根据战争前两年的经验制造的,但直到1941年秋天才成为部队的主要支援坦克。它们是1941年6月22日集结于苏联边界的441辆IV号坦克中的一小部分。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IV号坦克D型和E型。

在那时,这些不同修改型的坦克看上去已经有所不同。1941年2月14日,第一批德军坦克抵达的黎波里,16日,非洲军团组建完成。与此相关的是,通风系统的“热带”修改型被研发出来了。

3月,在炮塔的后面增加了一个储存个人物品的容器。由于它最初是为非洲军团设计的,所以人们称它为“隆美尔盒”。它并没有使用在所有的坦克上。在一些坦克上,它没有安装于炮塔,而是安装在车身的侧面。一些部队也设计了自己的“隆美尔盒”,其样式已与最初的大不相同。

这只是所有可能的修改的开端,这些修改有时发生在师级范围,有时发生在营级范围。光是1941年的一辆IV号坦克的装备就值得写一篇很长的文章。

非洲战场的IV号坦克打起仗来得心应手。2月3日,运送了20辆坦克,其中3辆损失于路途中,到4月又有20辆坦克抵达。在这里,对IV号坦克唯一有威胁的敌人就是拥有较厚装甲的玛蒂尔达坦克。但是,这些坦克的两磅(40毫米)加农炮只能在近距离穿透IV号坦克的前部附加装甲,而这种情况都很少见。

IV号坦克与KV-2遭遇的结果,1941年夏天

而东线战场的情况则不太一样。到6月底,只有15辆IV号坦克彻底被毁,大多数因为它们的敌人是完全高它们几个重量级的T-26和BT坦克。战争最初几周的混乱也留下了痕迹。然而,到了7月底,共109辆坦克被毁,达到了最初总数的四分之一。8月份,又有68辆坦克被毁。在1941年,德国总计损失了348辆IV号坦克,超过它们最初总数的四分之三。

德国坦克手们可以直接把责任推到武器局6科身上,因为他们对装甲问题的态度非常怠慢。根据1939年的经验,坦克进行了装甲升级。但它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法国拥有47毫米L/32坦克和反坦克炮,苏联的试验证明,这些坦克和反坦克炮可以从400米的距离穿透德国的50毫米装甲。

而拥有50口径长度的47毫米Canon de 47 Mle.1937威力更强。它能够在一公里外穿透57毫米的装甲。德国人应该想到,法国不是唯一的拥有比波兰更强大的反坦克炮的国家。

第20坦克师的IV号坦克E型,NIIBT试验场,1941年8月

德国国防军因对领导能力的错误估计付出了坦克和兵力的代价。当主要的对手是T-26和BT坦克时,情况还算不错,但配备76mm火炮的T-34和KV-1坦克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有些坦克只进行了部分的装甲升级,这使它们在45毫米火炮的火力下幸存的机会进一步降低。

KV-2也在这时出现了。它们152毫米口径的炮弹能直接将德国坦克轰成废铁。当然,其他炮弹造成的穿透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IV号坦克来说,弹药殉爆时有发生。在对抗T-34和KV-1时,IV号坦克毫无办法。现有的穿甲炮弹几乎不起作用,而到1942年2月之前,希特勒都不允许使用7.5厘米Gr.Patr.38 Kw.K.高爆反坦克弹,虽然它们在1941年4月就可供使用。

1941年8月,一辆来自第20坦克师的IV号坦克E型被俘获,它被送往位于库宾卡的试验场。这辆坦克被打得很惨:前部有几处被击中,驾驶员视野窗周围的附加装甲也破碎了。试验场的人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评估,这辆“1939-40年的T-IV型中型坦克”的重量约为24吨,最高时速为50公里。经过初步的计算,得出了以下结论:

  • 所有口径的火炮都可以击穿T-IV坦克的装甲。
  • 坦克的炮塔、观察舱口和无线电操作员的机枪座容易受到大口径机关枪的伤害。

IV号坦克被俘获在1941年之后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尽管如此,NIIBT试验场既没有尝试修复这辆俘获的坦克,也没有取得能正常运行样品。

这主要是因为苏联军队对这种坦克没什么兴趣。它被当做是III号坦克的附属品,尤其是因为它们在重量上非常相近。这也是III号突击炮B型没有被投入使用的原因。对III号坦克和Pz38(t)的研究优先级最高,而在这种次要坦克上浪费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与III号突击炮不同,IV号坦克的装甲非常容易受到45毫米火炮的伤害

试验在1942年9月进行,在试验中,这辆坦克要经受各种火炮的射击。首先是DshK机关枪。在50米的距离,炮塔的侧面没有被穿透,但在100米的距离,车身的侧面和后部可以被穿透。

而45毫米火炮的试验结果更加有趣。在50米的距离,坦克50毫米厚的前装甲板可以被穿透。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火炮无法穿透一辆俘获的突击炮的前装甲板。40(20+20)毫米厚的侧面装甲被从400米的距离穿透。

最后,这辆IV号坦克在面对T-34中型坦克的76毫米F-34火炮时完全败下阵来。前装甲板被从500米的距离穿透(穿透入口直径为90毫米,出口直径为100毫米)。之后一发从800米距离发射的炮弹将装甲板轰成两半。从800米距离坦克的侧面射击时,炮弹穿透的侧面装甲,在战车内部发生爆炸,并击穿了另一面。一发射向坦克侧面的高爆弹将坦克的炮塔舱口轰了下来,第二发打掉了车长指挥塔,接下来一发击中引擎舱(20毫米装甲)的炮弹造成了130毫米x350毫米的创口。不需要更多的炮弹验证,情况已经很清楚了。

除了向坦克射击之外,NII-48的专家们还对车身和炮塔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一辆配备7.5厘米KwK 40加农炮和间隔装甲的IV号坦克D型

剩下为数不多的IV号坦克D型和E型在1942年7月进行了现代化。它们装备了长管的7.5厘米KwK 40火炮。从1943年5月开始,在车身和炮塔上增加了间隔装甲。在那时,这些坦克被从前线撤走并移交给包括NSKK在内的训练单位。

这些坦克曾经出现在法国的坦克部队中。其中之一(IV号坦克D型,序列号80732,生产于1940年7月)在1944年夏天被英国俘获。现在,可以在波维顿的坦克博物馆中见到它。


来源: 

  1. Panzer Tracts No.4 Panzerkampfwagen IV, Thomas L. Jentz, Hilary Louis Doyle, Darlington Publication, 1997, ISBN 0–9648793–4–4
  2. PzKpfw IV and its Variants 1935–1945Book 2, Walter J. Spielberger, Thomas L. Jentz, Hilary Louis Doyle, Schiffer Publishing, 2011, ISBN 978–0–7643–3756–7
  3. 俄罗斯国防部中央档案馆
  4. 作者的照片档案
关闭